企业邮箱

英文

logo

底部备案

Copyright @ 2023 广州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Web 粤ICP备1305117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广州

底部导航

底部左侧

全球技术服务热线:
400-830-1582
总部电话:
020-37312999
       关注公众号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 1

白云牌硅酮结构密封胶使用工艺指南

浏览量
  1. 一般规定
  2. 所有使用白云牌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用户都必须直接到本公司或本公司指定的销售商处订购,以便获得质量可靠的产品,并得到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 所有使用本产品的隐框、半隐框玻璃幕墙在设计制作及安装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守JGJ 102《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胶缝的设计按该规范所给出的公式进行计算。结构胶的宽度不应小于7mm,结构胶厚度不应小于6mm,结构胶宽度必须等于或大于结构胶厚度;胶宽和胶厚度的比例必须在1:1和3:1之间。(超规范设计的硅酮结构胶应用请咨询我司)
  4. 在进行结构胶胶缝设计时,无论是单组分结构胶还是双组分结构胶,都应保证其与外界空气的接触,使结构胶能够充分固化,达到最佳的性能。应避免将结构胶完全封闭,这可能导致其不能充分固化,无法获得预期的物理性能。
  5. 所有幕墙设计中选用的基材和附件都必须送到本公司进行粘结性和相容性试验,在我公司出具可以使用的报告后才能投入实际施工。
  6. 使用本产品的用户必要时应尽早将幕墙的工程设计图纸送到本公司,由专人对使用结构胶的各节点进行审查,出具可以使用的审查报告后方能进行施工。
  7. 双组分结构胶在每次开泵注胶之前都应进行混合均匀性(蝴蝶)试验,方法见本文第5部分;在使用过程中每一天都必须进行一次拉断时间测试,方法见本文第6部分。
  8. 在幕墙单元件注胶过程中,结构胶接口必须使用标准的打胶程序将其注满,但要注意必须能让结构胶接触到空气以便于其固化,并获得最佳的物理性能。特别注意:在打完结构胶之后立即在外面打上耐候胶,会严重的降低结构胶固化的速度。
  9. 在玻璃幕墙单元件制作过程中,针对工厂不同的施工环境,不同批次的铝材、玻璃、间隔条和密封胶等,应按GB 16776进行随批剥离粘结性试验,粘接性试验的养护条件一定要与实际生产的养护条件一致,方法见本文第7部分。如果试验不合格,应立即停止新的单元件制作,查找原因,及时进行整改,同时将该批单元件产品作为重点进行割胶剥离粘结性试验,若检验仍不合格,则必须返工重新制作。
  10. 对于已制作完成的幕墙单元件成品,应按GB 16776进行割胶剥离粘结性试验,方法见本文第8部分。如果试验不合格,要继续抽检同一批次的单元件,加大抽检力度;同时必须追溯检查该批产品的施工操作技术,由技术质量部门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不合格的单元件,不得出厂和安装;可以联系我司协助查找不合格原因。
  11.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具有完整的操作及试验记录。
  12. 所有的单元件都必须具有识别标记,它们可以用来追踪单元件制作人员、日期、密封胶的批号及单元件在幕墙上的实际安装位置。
  13. 用户在结构胶的使用过程中若遇到任何质量或操作技术方面的问题,应以最快方式通知本公司技术服务部,我们将提供热情、及时、周到的技术服务;若遇到重大的质量问题,在未得到建议继续使用的通知之前,应停止结构胶的使用。
  14. 结构胶的应用程序
  15. 硅酮结构胶应在温度10℃~40℃,相对湿度40%~80%的清洁环境条件下使用,这样可以获得较佳的粘结效果。低温条件会导致结构胶与基材粘结变慢甚至出现不粘的情况,施工前务必做好低温下的粘结性测试;高湿度条件下,基材表面会有水气,可能会影响粘结。
  16. 经过清洗过的基材待粘表面的附近部位都应贴上临时性保护胶带,若要使用底涂液则应在施胶之前进行。
  17. 单组分结构胶可用手动或气动施胶枪直接从塑料管或香肠型包装中挤出;双组分结构胶则必须使用专门的注胶混合设备进行注胶。
  18. 结构胶的挤注动作应连续进行,使胶均匀地连续地以圆柱状挤出注胶枪嘴,而枪嘴的直径应小于注胶接口厚度,以便枪嘴能伸入其二分之一深度。枪嘴应均匀缓慢地移动,确保接口内充满密封胶,防止枪嘴移动过快而产生气泡或空穴。
  19. 注胶完成后应立即进行修饰,通常的方法是用一刮刀用力将接口外多出的结构胶向接口内压并顺序将接口表面刮平整,使胶与接口的侧边接触,然后揭下所有的临时保护胶带。
  20. 在上述工序后,应立即在单元件上贴上注有日期及编号等内容的标签,水平搬放到固化区进行养护,在搬放过程中不允许铝框与玻璃产生错位,否则会影响结构胶的粘结质量。
  21. 固化区必须整洁,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温度应保持在10~40℃,湿度应保持在50~90%;若湿度低于50%,应延长单元件的养护时间。
  22. 单元件必须在静止和不受力的条件下养护足够的时间,以使结构胶产生足够的粘合力,经过割胶检验合格后的单元件产品才能装运和安装。需要注意的是:胶的固化和胶的粘结性建立是独立的。即使密封胶达到完全固化,也并不意味着胶和基材建立了完全的粘结性。因此,幕墙单元件承受应力前要允许有足够的时间来建立粘结性。
  23. 用户应注意在胶缝设计宽度大于16mm时,应尽量使用双面涂胶法,即将双面胶条放在胶缝的中部,在胶条的两边施胶,使胶的固化速度加快,避免因双面胶条的透气性不好而影响胶的深部固化。
  24. 表面清洗程序
  25. 所有的基材被粘部分都必须进行清洗,除去灰尘,油污或其它污物。
  26. 清洗液应使用粘结性试验报告中注明的溶剂,在未指明时可使用干净的异丙醇(IPA),甲乙酮(MEK)或二甲苯(XYLENE)等溶剂,其中后者毒性较大,以使用前两者更为合适。
  27. 基本的清洗方法为:先用经溶剂润湿的不脱毛的纯棉白布擦洗基材表面,再用另一块洁净的同一种抹布在溶剂挥发之前将溶剂和污物从基材表面擦去,不应使溶剂自然凉干,以免使污物重新附着于基材表面。
  28. 对于窄而深的接口,则需要将抹布缠绕在干净的油灰刀上,用力进行擦洗。
  29. 清洗后的基材必须在1小时内施胶完毕,否则必须重新进行清洗。如果已清洗的表面又重新暴露在雨水或污物中,也必须重新进行清洗。
  30. 在白色的抹布被污染后应及时进行更换,而且浸醮溶剂时应将溶剂从容器内倾倒在干净的抹布上,而不是将抹布放入容器中进行浸醮,否则干净的溶剂将被污染,影响清洗效果。
  31. 由于所用清洗液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并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使用它们的地方必须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严禁烟火或火种,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32. 底涂液的应用程序
  33. 对大部分基材来讲,白云牌硅酮结构胶不使用底涂液就具有很好的粘结效果,但若粘结性试验报告中注明要使用底涂液,则在实际施工中必须使用我公司提供或指明的底涂液。
  34. 用户应在基材清洗后,施用密封胶之前进行底涂液处理。
  35. 将底涂液倒在干净的不脱毛棉布上,在待粘表面涂上一层均匀的底涂液,注意粘结面均应涂抹到位,切记不能使用过多的底涂液。
  36. 用户应在底涂液涂刷30分钟内施胶,否则会影响胶结效果。尤其是在高湿度条件下,涂刷完底涂后应尽快施胶,避免水气引起底涂失效。
  37. 一般情况下底涂液的干燥时间为20秒内,如果时间过长,可能是因为量过多或失效。如发现底涂涂刷过厚,有聚集现象,应用布再次擦拭。
  38. 注意事项
  39. 底涂液的化学活性极强,极易因水解而失效,用户应注意密封保存;
  40. 底涂液施用必须适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粘结效果。底涂液施用过少,基材表面可以看到无底涂液覆盖的表面,底涂液施用过多,其干燥时间较慢,表面会有较厚且有松弛的粉状物;我司PR101底涂液,因活性较高,施工时应注意薄而均匀,不能过厚。我司PR104底涂液可以在待粘接基材上充分涂抹。涂刷底涂时推荐使用不脱毛的棉布,不推荐使用毛刷,更不能直接把底涂倒在待粘接基材上。
  41. 底涂液可能对一些有机材料会有溶解作用,影响其物理性能;
  42. 底涂液属易燃易爆物品,并有一定毒性,使用者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工作场所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严禁烟火;
  43. 如果底涂液中出现沉淀物质,说明底涂液已失效,不能使用。
  44. 双组份结构胶A/B组分混合均匀性测定——蝴蝶试验
  45. 双组分密封胶施工时,每次打胶前必须做蝴蝶试验,检查双组分密封胶A/B组分(主剂及催化剂)是否混合均匀。

  46. 将打胶机打出的混合好的胶挤到纸(尺寸相当于A4复印纸大小)中间5~10克,折合纸将胶压平。
  47. 打开纸检查胶样,混合均匀的胶应颜色均一,深浅度一致,无异色条纹,如果胶出现异色条纹,则表明混胶不均匀,应查找原因,问题解决后才能使用。
  48.  
  49. 蝴蝶试验示意图

  50. 双组分结构胶拉断时间测试程序
  51. 本方法是用于测定双组分结构胶的固化速度,用以确定基料与固化剂之间的比例。

  52. 在烧杯或其它容器中放入适量的的混合均匀的密封胶;
  53. 将一条小圆棒或油灰刀浸入一部分到胶料中,并从胶料混合时开始计时;
  54. 每隔5分钟,将小圆棒(油灰刀)从胶料中抽出,并观察胶料扯起部分是否发生突然断裂;
  55. 如果未发生断裂,重复步骤2和3,直到胶料发生突然断裂,记录从开始计时到拉断时的时间;
  56. 正常比例的双组分产品在标准条件下(温度(23士2)℃、相对湿度(50士5)%拉断时间应在20到60分钟之间。拉断时间受环境温度和混合比例影响大,如需要调节拉断时间,必须在A组分/B组分推荐的比例内进行调节。
  57. 注:(1) 我公司双组分产品在一般情况下,A/B的体积比为10/1,用户可以在A/B=9:111:1(体积比)之间调节。

        (2) 固化剂活性高,极易因水解而失效,用户应注意密封保存。

    拉断时间试验示意图

  58. 随批剥离粘结性试验
  59. 针对工厂不同的施工环境,不同批次的铝材、玻璃、间隔条和密封胶等,为了保证粘接性稳定,需要随机做结构胶剥离粘接试验,并且此粘接性试验的养护条件一定要与实际生产的养护条件一致。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温度和湿度的差异导致粘接性结果不一致。

  60. 基材表面清洗,打底涂(如需要),在一端粘贴防粘胶带;
  61. 在基材表面打适量的密封胶,长度>20cm,宽>20cm,厚3-10cm,其中应至少5cm长密封胶覆盖在防粘带上;
  62. 修整密封胶,确保密封胶与粘接表面完全贴合;
  63. 在固化1、2、3、4、5天时,每天以180°角用力拉扯密封胶进行割胶查看基材表面内聚破坏面积的情况,每天至少要割3cm长度的密封胶;
  64. 如果密封胶与基材剥离后基材表面(见下图b)内聚破坏达到95%以上,则粘结试验合格;
  65. 如果密封胶与基材粘接不合格(见下图a),应立即停工,查找原因。
  66. 随批剥离粘结性试验示意图

  67. 割胶剥离粘结性试验
  68. 本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实际生产幕墙结构性装配单元的结构密封胶的施工质量,判定结构密封胶应用是否合格。

    每个工程的割胶频率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由施工方与甲方协商决定。我司推荐的试验频率为前十片单元件检查1片(1/10),接下去40片检查1片(2/50),再下去50片检查1片(3/100),后续每100片检查1片。割胶剥离粘结性试验试验方法如下:

  69. 查看抽检幕墙单元的标识,并进行拍照存档;
  70. 查看该幕墙单元的结构密封胶注胶记录、质量控制试验记录,并进行拍照存档;
  71. 用美工刀贴着玻璃切割两条边,贴着铝框切割两条边,使结构密封胶留在玻璃或者铝框上。(如果单元是2条边或3条边,根据长度平均分配切割);
  72. 待玻璃和铝框分开后,移除衬垫材料,确认结构密封胶与衬垫材料无粘结,确认胶体硬度、颜色,是否有气泡和空穴;
  73. 在基材上割开一段硅酮结构胶以便进行测试,每1米长的结构胶,割取50cm长度。抓住胶条一端向后180℃方向用力拉伸,不断的用美工刀割粘接面,检查基材与硅酮结构胶的粘结性,并拍照记录。
  74. 用尺子量取每个割开点的粘接宽度以及所用衬垫材料的厚度并拍照记录。
  75. 割胶剥离粘结性试验必须符合以下指标方为合格:密封胶粘结破坏面积应少于5%,粘结宽度和厚度符合图纸要求,完全固化后的结构胶邵氏硬度在20~60,注胶应饱满、无气泡,混胶应均匀、局部无偏软或粘手。如果不合格,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核查施工过程,找出原因并予以解决。  

  76. 连续挤出测试(蛇形测试)
  77. 打胶机催化剂运动汽缸的密封垫片磨损可能会引起密封胶固化的不一致。当打胶机的汽缸密封垫片被磨损的时候,就会导致不一致的固化剂被混合入胶内。这通常发生在催化剂的运动汽缸从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和施加背压让固化剂从一边挤出的时候。此测试应作为一个常规检查项目作为整个质量保证程序的一部分。每次打胶机开始工作的时候或者当发现有固化的密封胶中间有软点的时候,都应该进行检查。

  78. 打开打胶机在一张纸板上来回打出一条蛇行的密封胶,时间维持在3-5分钟,让泵至少运转2个周期。
  79. 让密封胶固化2个小时。
  80. 检查整条胶样的固化情况,用手指轻轻挤压胶条表面,每隔5-7厘米检查一次。
  81. 如果发现有软点存在,需要打胶机厂家进行维修。软点通常会以一致的形状或者特定的长度存在于胶样中。
  82. 关于粘结性/相容性试验的一些具体要求
  83.  
  84. 粘结性试验:每次试验需要用到尺寸为150mm×75mm的玻璃或其它板材不少于3块。
  85. 相容性试验:所有装配设计中与密封胶接触的辅助材料,如双面胶条、泡沫棒等都需进行相容性试验,试验所用的每种材料长度不少于100mm。
  86. 最好用特快专递(EMS)寄送样品,以防止样品丢失和及时进行试验,同时要注意包装良好以免样品破损。
  87. 通常的测试周期为35天。对于加急测试要求,本公司在收到齐全的材料后,将尽量争取提前,并传真初步检测结果,而正式的检测报告则在试验完成后尽快送达用户。  
  88. 用量估算见表1/2/3
  89. 1 每支白云牌300mL单组分结构密封胶施工长度(m)

    厚度mm

    宽度  mm

    7

    9

    12

    15

    18

    21

    24

    6

    7.1

    5.5

    4.2

    3.3

    2.8

    2.4

    2.1

    9

    /

    3.7

    2.8

    2.2

    1.8

    1.6

    1.4

    12

    /

    /

    2.1

    1.7

    1.4

    1.2

    1.0

     

    2 每支白云牌500mL单组分结构密封胶施工长度(m)

    厚度mm

    宽度  mm

    7

    9

    12

    15

    18

    21

    24

    6

    11.9

    9.3

    6.9

    5.6

    4.6

    4.0

    3.5

    9

    /

    6.2

    4.6

    3.7

    3.1

    2.6

    2.3

    12

    /

    /

    3.5

    2.8

    2.3

    2.0

    1.7

     

    3 每组白云牌(189L+19L)双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施工长度(m)

    厚度mm

    宽度  mm

    7

    9

    12

    15

    18

    21

    24

    6

    4952

    3852

    2889

    2311

    1926

    1651

    1444

    9

    /

    2568

    1926

    1541

    1284

    1101

    963

    12

    /

    /

    1444

    1156

    963

    825

    722

    注:密封胶的实际用量会因接口设计、衬垫材料的安装位置、修整技术以及工地的损耗量而不一致。

    使用者注意:本文所刊载的都是我们认为可靠的资料,由于实际情况千差万别,我们不可能对所有情况一概了解,所以不能保证我们的产品在某些用法与用途上正确性和适用性。用户在使用产品之前应详细了解产品,然后自行决定最佳的使用方法。